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岷江、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05:27:19  浏览:95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岷江、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岷江、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现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岷江、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4〕87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按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超标排污企业整治力度。

目前,距省、市政府提出的在2004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省、市控超标排污企业限期治理任务的目标仅有半个多月时间了,为确保我市按时按要求完成超标排污企业整治工作任务,请你们严格按程序加快对已治理达标企业的验收工作,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还未进入调试运行的企业及限产治理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治理;在2004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治理或治理后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由当地政府依法作出关闭决定。

二○○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做好岷江、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的通知
(川府办发电〔2004〕87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省政府下达的岷江、沱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两江工业污染源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岷江、沱江流域(以下简称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取信于民,坚持完成既定目标不动摇。抓住当前我省经济增长较快,企业效益趋好,治理污染对经济影响较小的有利时机,加大整治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整治工作进程,巩固现有整治成果,防止反弹和死灰复燃。

二、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督查督办,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431户企业必须于12月31日前按规定完成整治任务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加强督查督办,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继续维持高压态势,促进各地区和企业加快整治进度,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省政府督办室、省经委、省环保局在12月10日前进行一次督查,全面切实加强对整治企业户数多、任务重的重点地区,污染物排入量大的化工、食品、印染、制革、造纸等重点行业和污染重的企业的暗访抽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和处理,对凡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要停产整治。属违法排污企业的要依法进行查处。省市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对“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进行查处,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

三、加强流域断面环境监测和企业在线监测,保证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经过全省特别是两江流域各市(州)的努力,两江流域水质已明显得到改善。为保证通过两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使两江水质得以进一步改善,省市环保部门要加强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流域断面监测要根据需要适当增强断面监测点站和监测频次;凡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企业必须在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同时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环保部门要加强管理,企业、在线监测设备供产商与环保部门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保证在线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省市财政可在环保专项经费中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四、加强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和分类指导,保证企业年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针对整治工作特别是企业治理污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协调服务,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本地区企业按照进度要求实现年底达标排放目标任务。

(一)加强对已关闭企业和自然停产企业的监控,防止已关闭企业死灰复燃和自然停产企业的反弹。凡属依法关闭的企业,必须要由当地工商部门吊销其工商营业执照,停水停电并拆除造成污染的生产设备;属自然停产的企业,由当地有关部门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封存,符合关闭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及时督促企业对产生污染的主要设备、装置进行拆除,防止因监控不力,企业擅自恢复生产,出现死灰复燃。对部分规模小、效益差、无法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不能通过治理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应及早考虑采取依法关闭、转产等措施。

(二)对限产治理企业在12月10日前未达标排放的,一律按本通知要求停产治理。

(三)正在停产进行治理的企业要加快治理工程进度,完善技术工艺方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落实解决治理设施建设中遇到的技术、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简化审批手续,保证企业按期完成治理设施建设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极个别仍停留于治理方案制订阶段的企业,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强硬措施,立即责成企业停产并尽快确定治理方案及实施。

(四)已完成治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的企业要按省经委、省环保局关于《做好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工业污染源整治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川经资源〔2004〕253号)的要求,由各市(州)经委(经贸委)、环保局帮助企业尽快完善试运行的相关手续;已完成治理设施建设拟进行试运行的企业要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要加强对企业试运行过程中排放情况的监测、监控,制订相关防治污染的应急预案,预防在试运行中发生污染事故。同时在试运行期的企业要做好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对完成试运行期的企业,省市经委(经贸委)、环保局要及时按规定分级予以考核验收。

(五)全省其它地区列入今年省政府目标考核范围的工业污染源整治企业按本通知要求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十四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制度之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现象目前已呈日益增多趋势。但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往往遇到许多案件都需要委托相关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或评估。而进行司法鉴定或评估,又需要支付相应的鉴定或评估费用。这对较为富有的群体而言,到是无所谓,但对于部分城镇或者农村社会弱势群体而言,要充分行驶权利,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就目前我国现行的司法救济体制而言,国家虽然先后出台了系列司法救济制度,规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且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减、免、缓诉讼费用和申请法律援助,但其中并未涉及到申请司法鉴定、评估等方面的援助内容。笔者认为,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解决部分生活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我国还应建立特困群体司法鉴定、评估社会救助体系,以满足现行司法救济的需要。

一、我国现行司法救济体制的现状与不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建立司法救助制度,对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彰显司法人文关怀,落实司法为民。

1994年初,司法部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此后各地相继颁布了“关于法律援助的地方性规定”。 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救助规定》),对司法救助的性质、司法救助的范围、条件,司法救助的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的期限、减交诉讼费的比例,以及司法救助申请的审批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那些有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且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在诉讼费用上有权申请给予缓交、减交和免交。

与此同时,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也颁布了统一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统一的详细规定。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为实施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平等的享受法律保护提供了物质支持,促进了司法公正。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了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上述制度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为很多打不起官司的当事人,能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有效地保护了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称为“法律的阳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纠纷类型的变化多样,现行的司法救济体制目前已不能完全满足司法实际的需求,尤其是在现实的诉讼过程中,当处于社会弱势群体一方当事人需要进行评估、鉴定等程序时,由于现在我国依法有权进行评估、鉴定的机关几乎都属于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而现行的司法体系未规定这些机关或者团体有义务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司法救助,故很多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的案件当事人,在面临案件需要进行评估或鉴定时,因不能支付巨额的鉴定、评估费用,从而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阻碍了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良好形象,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很难得以真正实现。

二、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从我国目前现有的司法救助体系来看,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其内容仅局限于“人民法院对案件受理费的减、免、缓,以及司法机关为当事人提供的无偿法律援助”。其实,笔者通过多年的审判实践发现,完善司法救助体系,不但应包括立案救助、审理救助、律师救助、执行救助等方面,而且还应包括司法鉴定、评估等方面的救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司救助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希望能得到完善的司法救助,但多数群众却不能正确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一是除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外,其次,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经济条件的局限,致使得很多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群众,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选择合法的途径维护,而采取非法手段,如采取打击报复、动用非法社会力量、采取非法手段损毁对方财产,或以其他暴力等方式解决。

有很多群众认为,现在“有人民法院的减、免、缓;有司法权关的无偿法律援助”,应该不存在社会弱势群体不能依法维护其权利的行为。其实不然,笔者从自己承办的几个案件中,就遇到因不能交纳几千或上万元鉴定、评估费用的情况。如原告杨××诉被告××煤矿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和原告成××诉被告××煤矿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案,二案均系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因采掘行为爆破或取土而导致居住在煤矿附近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提起的诉讼。该案在诉讼过程中,因需要受害人对房屋受损害程度、重置成本、受损害的因果关系等进行鉴定,而作为鉴定、评估的专门机构,又需要收取几千或者几万元的鉴定、评估费用。这对于经济实力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受害方而言,要支付几千或几万元的鉴定、评估费用,则出现严重的困难,但受害方如因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不能交纳鉴定费用、使鉴定无法进行,那么,他们在诉讼中,对证据的取得和举证就应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很难从法律上保障其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再如,桐梓县娄山关镇毕××诉李××财产损害一案,原告方进行鉴定用去鉴定费用共计一万余元,如不能提交鉴定或评估费用,其所起诉的赔偿就可能以证据不足被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为此毕××靠向银行借贷款才支付了鉴定、评估所需要的费用,案件才得以顺利进行。又如,娄山关镇居民成××与赵××因系家庭贫困户,其房屋被相邻一方的赵××在修建六楼的楼房时,因楼房沉降造房屋墙体裂缝,成××与赵××多次协商未果,成××起诉要求赔偿,可最终却因成××不能支付近二万元的鉴定、评估费用,从而致使原告成××的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不知情的群众还以为是人民法院有意在偏袒赵××,执法不公,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我国还应建立相应的司法鉴定、评估社会救助体系,以满足现行司法救济的需要。

三、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制度的设想及思考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根据国家的立法精神,笔者认为,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工作,可以尝试建立和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1、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司法鉴定、评估保护制度

由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社会弱势群体司法鉴定、评估保护制度。设立具体的司法鉴定、评估救助条例,并建立相应的鉴定、评估援助体系,对审批程序、审批机关,指定鉴定、评估机构、提供无偿鉴定、评估的补偿措施,以及对鉴定、评估机构被指定后不依程序进行鉴定的责任后果等进行规范。

2、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在全社会建立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纳入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每年拨付一定的专用经费,对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作鉴定、评估时,提供适当的费用支持,由社会保障部门和被救助对象自己各承担一部分,从而使多数社会弱势群体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救济,在一定程度上缓急社会矛盾。二是在每个省、市设立一个专门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鉴定、评估的专门机构,从全省、市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抽取专家组成专家库,需要进行鉴定、评估时,临时指定专家从事鉴定、评估活动,被指定的或者抽出的机构或专家拒绝从事免费鉴定、评估的,由相关单位进行警示或依法注销其执业资格证。三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建立使用法律援助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对鉴定、评估机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鉴定、评估的部份,给予适当的补贴,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

由社会保险部门负责,采取风险社会化的原则,将司法鉴定、评估救助纳入到社会保险范围,参照社会保险的参保条例,设立司法鉴定、评估保险类型的险种,由社会成员自己投保,利用社会资源,化解风险的原则,对社会成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作鉴定、评估时,利用其投保的保险,向承保的保险公司理赔一部分,自己承担一部分,从而降低自己在司法鉴定、评估中的经济负担。使多数社会弱势群体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救济。

4、设立从事鉴定、评估的机构社会救助制度

对于从事鉴定、评估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事业单位人员,设立一定的社会救助制度。鉴定、评估机构作为社会的一员,其资产资源来源于社会,其报答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以设立制度的形式,明确其每年对在司法中需要进行鉴定、评估时,应无偿提供一定比例的无偿鉴定、评估义务,作为其机构注册年审的指标,对被指定为某一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鉴定、评估后不依程序进行无偿鉴定评估的,可依法给予以处罚或者注销其资质证书。

5、设立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体鉴定、评估的审查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暂行办法

1986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

为适应开办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简称抵押贷款,下同)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抵押贷款的对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包括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均可以其自有外汇(包括境外借入外汇)作抵押,申请办理人民币贷款。
第二条 抵押贷款的用途。按照外汇来源的性质,抵押贷款可以用于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必须纳入国家或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第三条 抵押贷款的种类和期限。抵押贷款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种。短期抵押贷款,期限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中长期抵押贷款为一年以上,最长不超过五年。
第四条 抵押外币的种类。用于抵押的外汇必须是现汇,目前限于美元、日元、港元、西德马克和英镑五种。
第五条 抵押贷款除经济特区外,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办理。抵押贷款的人民币资金,由人民银行提供。收回的人民币资金要如数交回人民银行。此项资金归人民银行总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 抵押贷款的申请和审查。抵押单位应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当地分局申报资金的来源、数额,经核准后方可向人民银行指定的委托行办理贷款手续。如系借入的外汇,应提交原借款合同和本息偿还计划。经受托行审查合乎贷款条件后,对超过受托权限的,应送人民银行审查。
第七条 抵押贷款的审批。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城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下简称省、区、市分行),应编报年度抵押人民币贷款计划,并在总行下达的人民币贷款额度内掌握审批贷款。审批时,外汇管理分局与人民银行计划、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联系,做到抵押外汇与人民币资金能协调配套。对小额贷款,人民银行省、区、市分行可给受托行授予一定的批准权限。
第八条 抵押贷款的发放。抵押贷款经银行审查同意后,借款单位应与银行签定借款合同(附格式)一式三份,一份由经办银行凭以办理发放贷款手续;一份交外汇管理分局,办理抵押物登记;一份留企业存查。
委托办理贷款的手续费,按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计付。
第九条 抵押贷款的收回。抵押贷款到期后,借款单位要归还原数额人民币,人民银行退回原数额外汇,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借款单位不得提前归还抵押贷款。到期不能归还银行贷款的,抵押外汇归中国人民银行所有。凡以借入外汇作抵押的,仍由借款单位对原债务关系中的债权人履行偿还外债本息的义务。
第十条 人民币贷款数额的计算。最高不得超过抵押品按抵押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汇价(买入价)所计算的数额。
第十一条 抵押贷款的利息。人民币贷款与用作抵押的外汇,互不计息。
第十二条 抵押外汇的管理。抵押的外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各地抵押的外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在当地的中国银行设立专户存储。专户存储的抵押外汇利息,经人民银行签证后,由当地中国银行统一上划中国银行总行,存入人民银行总行外汇存款专户。各级人民银行收到当地中国银行的利息通知单后,统一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会计司营业处。
第十三条 人民币资金的拨付和划缴。人民银行按照贷款实际发放数给受托行拨付人民币资金。受托行收回的人民币资金,最迟于次日如数划缴人民银行。
第十四条 统计。增设“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项目,将“0234”、“0329”科目核算的数字,归属在这个项目,上报代号用“94”。抵押的外汇由各地外汇管理分局分别按“抵押外汇收入”和“归还抵押外汇支出”两个项目统计汇总上报。
第十五条 人民银行省、区、市分行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人民银行总行备案。
第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人民银行总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文到之日起执行。
附件:外汇抵押人民币贷款
借 款 合 同
一、借贷双方:
1.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
工商执照: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
帐 号: 人民币_______外汇___
2.贷款方:________外汇帐号:______
二、借款金额(按当天牌价买入价 计算)
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
三、借款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四、借款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五、抵押的外汇:币别______________
金额(大写)__________
六、抵押外汇的来源:______________
七、借款偿还:在本合同生效的同时,抵押外汇的使用权归贷款方所有。借款方不得提前赎回外汇。抵押期满,借款方应全额归还借入的人民币,赎回原数额抵押的外汇,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如借款方到期无力赎回,贷款方有权以任何方式处置抵押的外汇,以抵偿借款方所欠的贷款,借款方不得有任何异议。
八、凡以境外借入外汇作抵押的,仍由借款方对原债务关系中的债权人,履行偿还外汇本息的义务。
九、抵押人民币贷款与用作抵押的外汇,相互不计利息。
十、贷款监督:贷款方有权了解、监督、检查借款方的贷款使用情况,借款方应积极配合,给予方便。如借款方违反合同规定,贷款方有权提前收回贷款或给予罚息处理。
十一、本合同有效期:自合同签字之日起至全部清偿贷款之日止。
以上条款经双方盖章签字以后,借贷双方应共同遵守合同规定。
借款方(单位名称) 贷款方(银行名称)
(公章) (公章)
法定代表人(职务姓名) 法定代表人(职务姓名)
(签章) (签章)
年 月 日